新能源車冬季會出現充電慢充,電量大于實際電量的狀況,而且在冬季出現續航低是人盡皆知的事兒。
這是因為充電機、電池、電池的加熱散熱系統有可能在冬季充電的過程中相互產生損耗,如熱損耗,在此影響下,顯示的充電量可能會大于實際電量。
百公里使用10-15度電。充電樁按峰、平、谷收費,加使用費用分別為1.7、 1.6、 1.4元/千瓦時,取個平均值,百公里電費越24元,F在大部分1.6排量的轎車也就是4個多一點的油耗(郊區路況),電動車的經濟性真的不存在,高速電動車的費用要遠高于燃油車費用的增長。
測試結果:劃算成電量約1.6kwh,平均每小時耗電0.8kwh。
0.8度每小時的耗電速度并不算多,市區通勤的上班族每天也就多用1度電,與"新能源汽車開空調耗電量大"的說法相去甚遠,如果是數年前的車型,電池容量不高的情況下,空調耗電量才會顯得“大”。
家用充電樁一般是7kwh。電車充電時,中控顯示充電功率是5.9kwh。那么充電效率就是5.9/7=0.8428. 如果電池充滿需要56.4度電,那么實際消耗的就是56.4/0.8428≈66.9度電。至于其他的新能源車,可以查到車的電池容量。然后在充電時推算一下充電效率,然后兩個數相除就可以了。據說大多數新能源車的充電效率都在0.85左右。具體的車型我沒有實測過。0.85是個估計值。
1、電器使用習慣:新能源汽車除了動力消耗外,最費電的電器是空調,海南開車沒有幾天是不開空調的,不過開空調前最好做好車輛通風,讓車室內自然降溫一段時間。如果一進車就開最大擋空調是沒什么意義,還對壓縮機有損傷。其次,不必開過大的擋數,溫度適宜即可。
2、降低車重:高中物理就講得很明白,車載重量越重,代表電機做功就越多,除了減肥以外,至少要清理車上不必要的東西。
3、駕駛習慣:下重腳、急剎車是省電大忌,這里要提到能量回收系統,一般電動汽車都有這一系統,其實就是電動汽車“阻滯感”的源頭,習慣駕駛后有車友甚至能夠做到平時不踩剎車,當然不建議刻意使用。好的習慣能讓動力回收系統回收更多電量。
新能源車可以用多種方式充電,常見的方式有:
1、公共充電站:可以去公共充電站進行充電,這里的充電樁可以容納多輛新能源汽車進行充電,并且充電費用相對比較低廉。
2、家用充電樁:也可以在家里安裝家用充電樁,這樣可以在家里自行充電,比較方便。
3、車載快充:還可以利用車載快充的方式充電,在充電時間比較短,比較方便。
一般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更換頻率是兩到三年一次,假設三年更換一次電池平均每年相當于得付20000元在電池上,還不算上平時給車子充電的電費。對于城市使用的汽油車來說,每個月加油差不多是1000元,計算下來一年不過12000元。
ETF和LOF是有區別的,etf即交易指數開放基金,lof基金是上市向開放基金,另外申購贖回方式不同,申購贖回的標的不同,交易限制不同,投資策略也不同。
新能源車板塊是指包含了新能源車股票的整個行業板塊,新能源車指數是反應新能源車股票綜合情況的指數指標。
1動力電池: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
2.電驅動系統:欣銳科技,隆盛科技,方正電機
3.智能座艙: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科博達
4.汽車車飾:拓普集團,寧波華翔,常熟汽飾;明新旭騰
5. 充電樁:中鼎股份,科大智能,炬華科技
6. 玻璃:金剛玻璃,福耀玻璃
7. 熱管理系統:三花智控,銀輪股份,華域三電
8. 車身結構:文燦股份,旭升股份
下一篇:新能源大客車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