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報告核心內容 可行性研究報告考慮的因素必須全面,因為它關系到一個項目的成敗。不同項目所要考慮的因素會有所不同,下面是可行性研究報告所要包含的核心內容:
1、投資必要性 主要根據市場調查及預測的結果,以及有關的產業政策等因素,論證項目投資建設的必要性。
2、技術可行性 主要從事項目實施的技術角度,合理設計技術方案,并進行比選和評價。
3、財務可行性 主要從項目及投資者的角度,設計合理財務方案,從企業理財的角度進行資本預算,評價項目的財務盈利能力,進行投資決策,并從融資主體(企業)的角度評價股東投資收益、現金流量計劃及債務清償能力。
4、組織可行性 制定合理的項目實施進度計劃、設計合理組織機構、選擇經驗豐富的管理人員、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制定合適的培訓計劃等,保證項目順利執行。
5、經濟可行性 主要是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衡量項目的價值,評價項目在實現區域經濟發展目標、有效配置經濟資源、增加供應、創造就業、改善環境、提高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效益。
6、社會可行性 主要分析項目對社會的影響,包括政治體制、方針政策、經濟結構、法律道德、宗教民族、婦女兒童及社會穩定性等。 可行性研究報告有哪些法規依據 1、國家發改委頒布的《一般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 2、《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2006年審核批準施行; 3、《關于印發國家發展改革委核報國務院核準或審批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目錄(試行)的通知》(發改投資[2004]1927號); 4、《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08年4月1日實施);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6、《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7、《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改版。 有了以上6條核心內容,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增加可行性考慮因素,相信所寫出來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一定會用很高的參考價值。
項目經費監督審查的內容: 一、 項目經費是否實行單獨核算。
二、項目經費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是否符合國家有關制度、規定和合同約定。三、項目經費使用是否符合批準的項目設計預算的使用范圍。四、有無挪用、擠占項目經費的情況。五、項目經費支出與工作進度是否相適應。六、所提交的項目預結算(決算)、竣工決算報告是否真實可靠。項目背景:包括國家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政策,涉及項目的相關文件等。
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項目對地方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改善的影響。
項目規模:包括投資規模、建設規模等。
技術支持:包括項目的技術支撐、技術應用等。
生態環境影響:包括項目對環境的影響情況、應采取的防治措施等。
經濟效益分折:包括項目對經濟社會發的影響,產生的直接效益、間接效益、社會效益、投資回報等。
總評價:包括項目成立的總體評價等。
環?尚蟹治鰣蟾娴难芯糠椒,包括環評。測量方法
說明提出項目的原因、依據、目的,實施的主客觀條件有哪些,指出存在的問題,或者提出有關的建議。
1、概述。相當于一般文書的開頭,主要介紹、說明提出項目的原因、依據、目的,實施單位的簡要情況,以及可行性的總論斷。大中型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往往在“總說明”之下,再分為“項目提出的依據”、“實施項目的重要意義”、“可行性研究的范圍”等項。
2、論證。相當于一般文書的主體部分,項目是否必要、是否可行、為什么要實施、實施的主客觀條件有哪些,什么時候實施,實施中遇到難題如何解決,實施后會獲得什么樣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就看這一部分寫得是否有力、充分。
3、結論相當于一般文書的結語,主要是根據上面的論證,對項日建設的的整體必要和可行性作出明確肯定的判斷,也可以指出存在的問題,或者提出有關的建議。如果概述和論證中問題已經講得十分清楚、明確,不要結論也行。
4、尾部。尾部由落款和附件說明組成。有首部說明的報告已經包括落款容的不必另加落款。附件種類很多,,如廠區平面規劃圖、資源、原材料、能源、資金來源落實的有關憑證、設備清單、各種技術測試數據等。往往是分析論證的必要依據,但又不宜于放進正文中,故作附件處理,要逐一列出。
注意如果項目實施涉及到人力資源、研發團隊、生產運營、財務管理等不同環節,那么還需要提前溝通相關部門的主管,確認一旦項目實施,是否有相應的資源可配套提供,如果這些不能落實,那么項目將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最后,將上述分析預判形成報告,由公司最高領導(管理團隊)決策是否實施項目,并形成相關的實施決議通知公司各部門配合;如果是申報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項目,需要明確項目成果的驗收指標,通常需要得到公司管理團隊層面共同支持。
寫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調研:根據市場需求數據,進行市場可行性分析;
2、技術分析:詳細分析項目的技術特點,比如關鍵技術及技術難點等;
3、經濟分析:分析項目的投入產出比,以及經濟效益分析;
4、社會影響分析:對項目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它對社會的影響進行綜合分析;
5、法律分析: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分析。
農業項目的可行性報告資質都是要存擋的,所以從擋案中查
包括:
項目名稱,國內外技術發展現狀、專利布局情況、主要競爭對手等。
所具備的條件,如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生產技術和工藝、生產設備、環境影響和節能措施、資金籌措渠道、盈利能力等。
從經濟、技術、工程、政策法規等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比較,預測今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盈利程度、企業的經濟效益、當地經濟的促進作用、就業崗位帶動作用、社會的其它影響等。
根據這些分析結果,總結出本項目是否具有投資的意義,應該如何進行建設,建設本項目是否有必要性等結論。
很多項目都要做可研,特別是政府報批的項目,可研報告是必須的
報建項目當然需要可行性報告,報建流程如下:
1、計委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進行項目立項。
2、國土資源局進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供應方式的審查。
3、建委辦理投資開發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施工許可證》。
4、環保局辦理生產性項目環保意見書(表)。
下一篇:返回列表